联系我们
荆石斋文化交流中心
联系人:荆石斋
手机:18606499889
地址:山东.滨州.邹平
联系人:荆石斋
手机:18606499889
地址:山东.滨州.邹平
刘国松
介绍
刘国松,祖籍山东青州,1932年生于安徽,1949年定居台湾,14岁在武昌读初中时开始学画。20岁转习西画。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,并于同年创立五月画会。1968年成立中国水墨画学会。来香港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迄今,其间曾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及威斯康辛州之史道特大学任客座教授。1977年当选为国际教育协会亚洲区会长。
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高级讲师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今,刘国松应世界各地美术馆及博物馆的邀请,已举行个人画展八十余次、参加国际性团体展百余次,并获得多项殊奖。全球收藏其作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,已有五十余家。各国出版的学术专著,如英国的《中西艺术的会合》、法国的《抽象艺术》、瑞士的《现代中国画》、美国的《中国与日本文化简史》、《中国艺术简史》和《现代中国与日本》等,都有图文介绍刘教授,甚至引用他的理论文字。另外,海峡两岸与德国已出版的传记、评论和研究的专书已达十余种,再加上画集、画辑、画册、画展目录以及纯文字介绍他的书籍,更有近百种之多。1998年,纽约市古根汉美术馆举办的重要展览[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]中,唯一被邀请的台湾画家,就是刘国松。
刘国松先生十四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,二十岁改习西画。1956年,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,随即创立“五月画会”,发起现代艺术运动。1961年,有感于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思潮与画风之不当,更基于对发展与宣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使命感,刘教授在创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,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媒材,从事水墨的革新,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。对此,大诗人余光中教授撰文称之为“浪子回头”。而刘国松先生也在此时提出一个至今仍有价值的口号:“模仿新的,不能代替模仿旧的;抄袭西洋的,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。”
刘国松先生本人曾就“传承与创新”的关系写过许多文章,后收入《临摹、写生、创造》文集中。为了开拓画家的胸襟和视野,他崭新的诠释了传统文人画所标榜的笔墨原意:“笔就是点和线;墨就是色和面;皴就是肌理。”同时更提出革中锋的命、革笔的命与建立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传统等口号,掀起当时文化界的轩然大波。时至今日,他的理论已广为海内外水墨画家甚至史论家所接受,并形成一股潮流。看着目前中国水墨画界呈现的多元化风格与形式,以及许多美术科系已开始从事现代水墨画的教学,就可知刘国松对中国水墨画的开拓与发扬所做的贡献。
1983年,应当时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的邀请,刘国松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位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的台湾画家。其展览巡回大江南北,反响空前地好。1984年、1986年他又在大陆举办了两度大规模的巡回展,全国范围掀起了一股“刘国松旋风”。刘国松的画冲击了大陆画坛,中青年画家纷纷转变观念,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。
刘国松先生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,始终一面作画、一面教学。自己不断的实验并发明了许多新的技法,也创造出多种不同形式的个人独特画风。刘国松说:“画家和科学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,也应该在画室里不停地做实验,有实验才有创造,有大创造是大画家,有小创造是小画家,没有创造,不是画家。”他也以这样的观念从事美术教学,并提出了“先求异,再求好”的理论,培养出不少在世界艺坛上崭露头角的艺术人才。我们衷心的祝愿刘国松先生永葆艺术青春,并绘制出更多不朽的画作。他一直被艺术界视为“现代水墨”的开山者及代言人,享有“现代水墨画之父”美誉的台湾现代著名画家.
|